东莞五金喷涂加工的质量检测是确保产品外观、防护性能及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,其标准需覆盖涂层外观、附着力、厚度、硬度、耐腐蚀性、耐候性等核心维度,同时需结合行业规范(如国家标准、国际标准)及客户特定需求。

附着力是涂层与五金基材(如铁、铝、不锈钢)结合的牢固程度,常用检测方法及标准如下:
划格法(常用,适用于平面件):
用划格刀在涂层上划 10×10 个方格(方格边长 1mm/2mm,根据涂层厚度选择:厚度≤60μm 用 1mm,>60μm 用 2mm),划透涂层至基材;
用软毛刷清除碎屑,贴上 3M 胶带(或等同粘性胶带),按压 10 秒后快速垂直撕下;
判定标准:参照 GB/T 1720,0 级为优(方格边缘无任何脱落),1 级(仅个别方格角脱落)可接受,2 级及以上(边缘大面积脱落、方格内涂层脱落)为不合格。
划圈法(适用于曲面或复杂形状件):
用划圈附着力仪(如 QFD 型),以 1mm 直径钢针,500g 负荷在涂层上划圈,圈数 10 圈;
参照 GB/T 1720,根据圈痕内涂层脱落面积判定:1 级(脱落面积≤5%)合格,2 级(5%-15%)及以上不合格。
拉开法(高精度检测,适用于承重件):
用拉拔仪将专用试柱(直径 20mm)粘在涂层上,固化后匀速拉拔,记录破坏时的拉力值;
标准:附着力≥5MPa(金属基材通用要求),具体需按客户需求(如承重五金件需≥8MPa)。
3. 涂层厚度检测(影响防护性与外观)
涂层过薄易露底、耐腐蚀差;过厚易流挂、开裂,需控制在合理范围,检测标准如下:
检测方法:磁性测厚仪(适用于铁基材,如冷轧钢)、涡流测厚仪(适用于非铁基材,如铝、不锈钢);
取样要求:每批次随机抽取 3-5 件,每件选取 5 个检测点(包括平面、边角、曲面,避免焊缝 / 孔位);
厚度标准:
普通装饰件:单层涂层(如环氧底漆 + 聚酯面漆)总厚度 50-80μm,其中底漆 20-30μm,面漆 30-50μm;
耐腐蚀件(如户外五金、卫浴件):总厚度 80-120μm(可加喷氟碳面漆,厚度≥40μm);
偏差要求:单点厚度偏差≤±10%,平均厚度需在设计范围 ±5% 内。
4. 涂层硬度检测(防刮擦、抗碰撞)
硬度反映涂层抵抗外力划伤、挤压的能力,常用 “铅笔硬度法” 和 “邵氏硬度法”:
铅笔硬度法(适用于固体涂层):
用中华牌绘图铅笔(从 6B 到 6H,硬度递增),削成 45° 笔尖,在 500g 负荷下沿涂层表面匀速划 10mm;
标准:普通装饰件≥HB,耐磨件(如家具五金、工具手柄)≥2H,无明显划痕(不划透涂层)为合格。
邵氏硬度法(适用于弹性涂层,如软胶涂层):
用邵氏 D 型硬度计,将压针垂直压在涂层表面,10 秒后读数;
标准:硬度值≥60D(避免变形、划伤)。
5. 耐腐蚀性检测(核心防护性能,延长寿命)
五金件易因氧化、酸碱侵蚀生锈,需通过模拟环境测试验证耐腐蚀性,常见方法及标准:
中性盐雾试验(NSS,通用):
按 GB/T 10125,将样品放入盐雾箱(5% 氯化钠溶液,温度 35℃,盐雾沉降量 1-2mL/(h・80cm²));
标准:普通件≥48 小时无红锈、白锈(基材锈蚀);户外件≥96 小时无红锈;高耐腐蚀件(如海洋环境)≥200 小时无红锈。
酸性盐雾试验(ASS,适用于高要求件):
溶液 pH 值 3.1-3.3,其他条件同 NSS;
标准:≥72 小时无红锈(如汽车五金、高端卫浴件)。
耐湿热试验(适用于潮湿环境件):
按 GB/T 1740,温度 40℃,相对湿度 95%,放置规定时间;
标准:≥100 小时无涂层起泡、脱落、基材锈蚀。
6. 其他关键性能检测(按需选择)
耐冲击性(抗碰撞,适用于易受力件):
用冲击试验仪(如 QCJ 型),将 1kg 重锤从规定高度(如 50cm)自由落下,冲击涂层;
标准:涂层无开裂、脱落、露底(冲击后用放大镜观察)。
耐溶剂性(防化学腐蚀,适用于接触油污 / 溶剂的件):
用脱脂棉蘸取溶剂(如乙醇、汽油、二甲苯),在涂层上往复擦拭 20 次(压力 500g);
标准:无涂层溶解、变色、脱落(如五金工具、机床配件)。
耐候性(户外长期使用,适用于户外五金):
氙灯老化试验(模拟阳光、雨水):按 GB/T 1865,照射 1000 小时;
标准:色差 ΔE≤3,光泽度保留率≥80%,无开裂、粉化(涂层脱落成粉末)。